吴易风教授与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写在吴易风教授85寿辰之际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前三任会长分别是陈岱孙、胡代光和厉以宁,吴易风教授是第四任会长,任期从2001年至2009年。
2000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师从吴易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因生性愚笨,加之在职学习,直到2005年才完成博士论文。作为吴老师的博士生,又是中国经济出版社的编辑,我自然不敢缺席研究会每年最重要的会议——年会。事实上,我博士毕业后作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理事,也极少缺席这样的盛会,所以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向吴老师学习。
(一)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年会有个特点,每年轮流在国内不同城市的大学召开。每次年会,吴老师都会提前到达举办地,在报到的当天,一早就守候在宾馆的大堂,远远看见会议代表来了,不管是研究会的老会长、知名的教授,还是年轻的学者,包括他熟悉的学生,他都会热情地走到大门口,迎接与会代表,并一一握手问候。这样的举动,会持续到报到当天的晚上。
会议开幕时,作为会长,一般都有一个欢迎致辞。开幕式上的吴老师是一个标准的会长:致辞总是热情洋溢,声音宏亮,并周到地对办会各方前期所做的工作一一表示感谢。开幕式之后,吴老师的举动就很令人意外: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他总是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最不起眼的位置上,静听代表们的发言,从不离开会场,也不插话,更不记录。但在会后,经常会与发言代表交流看法。吴老师低调、敬业、细心与博闻强记,以及对年轻学者的关心,时常让研究会的会员感到异常激动。
(二)
研究会年会有一项成果,就是代表们参会时提交的论文,特别是会上宣读的论文,会后要结集出版。据了解,在我参加这个会议之前,论文集是由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轮流出版的,费用也由出版单位自行解决,他们为研究会做出了很多贡献。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有良好的学术出版传统,相比之下,经济出版社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对市场化图书的出版热情更浓一些。尽管这样,我还是向吴老师提出把研究会年会的论文集交给经济社来出版的请求。吴老师听了很高兴,但也担心给我社增加负担。我告诉吴老师,出版社领导很支持,出版经费也能落实。
这样,自此之后,学会的年会论文集就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来出版了。
吴老师担任研究会会长时,对研究会的经费总是精打细算。他有一个心愿,希望在他任内,经费余额不但不能减少,还要为后继者尽量多留些经费。
记得在出版2006年度的论文集时,全书字数比预计的超出了很多。通常论文集的字数是50万字以内,但这一年的字数达到99.8万字。我把这个情况向吴老师汇报了,说这是迄今最厚的一本论文集。吴老师听说后,对我说:为了保证论文集的质量,也为了不增加出版社负担,下次一定要求编委会严格筛选论文的标准,控制规模。然后说:希望这“最厚”的一本不是“最后”的一本。当我回过味来时,立即保证说,只要吴老师担任会长,我们就会保证论文集的正常出版。
其实,吴老师一直在考虑建立一种研究会论文集的长效出版机制。通过这次“最厚”事件,吴老师对我说:“有没有好的办法,在我离任后,继任者不必再为出版论文集而分散精力。”也许是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吴老师担忧起论文集的出版了。他的心思我明白:总是让出版社承担出版经费不是个办法,但研究会来承担,吴老师也“舍不得”。他建议我帮助想一个长效机制。吴老师念兹在兹的“长效机制”,其实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不希望看到他卸任了,我也不愿负责论文集出版的局面。
2007年8月,研究会年会在长春税务学院召开。开会前,我向吴老师提出:既然有这么多的学校争办年会的承办权,可以把出版经费的筹集与争办承办权挂钩,即哪家学校承办年会,学校就要承诺,把出版经费纳入预算,确保论文集的出版经费的落实。吴老师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随后在当天晚上举行的常务理事会议(会前会)上,吴老师提出这个办法,并得到会议的一致通过。
从此以降,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论文集出版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了。吴老师想得更周到:年会承办单位赞助了论文集的出版,承办单位的负责人应该成为论文集的共同主编。2007年度的论文集,丁堡骏教授就第一次成为共同主编。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也许,这在研究会的历史上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是吴老师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这种一以贯之的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所必然结出的果实。
(三)
吴老师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会长的8年里,学会蓬勃发展,除了每年的例行年会外,学会还每年举办一次专题研讨会,特别是在东北的专题研讨会上,学会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日后成为国家发展东北的重要方针政策。那时很多学校争抢着办年会,劲头堪比申办奥运会。在吴老师的影响下,各省分会会长积极参加总会活动,宣传总会精神,积极举办分会年会。全国西方经济学一线教师积极参会,为高鸿业老师《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修订献言献策。学会还会同教育部社科中心举办西方经济学教学研讨会,会议成果引起高层关注,对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
2009年虽然吴老师不再担任学会会长,但吴老师一直关心着学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吴老师还担任着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会论文集名誉主编,还为论文集赐稿。吴老师深知学会经费紧张,在担任会长期间为学会化缘,使得很多为学会做出贡献的老教授们在退休后还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而参会;在不担任会长后,吴老师还多次将自己的稿酬捐献给学会,用作学会发展之用。
写于2017年4月21日
(首都经贸大学徐则荣博士对本文有贡献)